大家都在搜

这群年轻人在跨越时空中“追光”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

走进位于安徽省图书馆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安徽传习所,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这里就是蒋云和四位同事工作的地方,这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正在挑起古籍修复工作的大梁。

终日与“故纸堆”打交道的古籍修复师,也被称为“古籍医生”。一本本因虫蛀、受潮、酸化等损毁的古籍在他们手中“重生”,继续着传承文明的使命。

“修复一部古籍,要经历配纸、拆书、修补、喷平、折叶、装订等20几道工序,不一样的破损情况还需要不一样的技法。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甚至更久。”虽然过程很苦很熬人,但蒋云认为,能用自己的双手让一册册古籍获得“重生”,很有成就感,不但能实现人生理想,还能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

在很多人印象中,做古籍修复都是具有一定年资的人。今年29岁的蒋云说,“作为青年修复师,虽然修补古籍的工序繁复,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上很多科技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让修复更精准。”在他们的工作台上,除了毛笔、镊子、剪刀、排刷、铅坨、敲锤等传统工具,还摆放着纸张测厚仪、纸张纤维检测仪和酸碱度测试仪等科技设备。

暗黄的残页,是时间的痕迹,“重生”的喜悦,是追光的青春。蒋云和小伙伴们耐得住寂寞,用巧手和匠心,让古老的文字、绵延的文明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呵护好这些古籍,让它们活得更久一点,这是古籍修复工作的意义所在,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我们这项事业中来。”蒋云对此充满期待。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和同伴一起研讨修复古籍方案。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查看将要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整理古籍修补专用工具。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用纸张测厚仪测量古籍纸张厚度。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和同伴们一起修复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用显微镜观察纸张纤维。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和同事一起查看即将要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手工调制修复古籍用的浆糊。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和同事一起查看即将要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检测纸张的酸碱度。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

4月24日,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年轻的“古籍医生”正在集体学习。新华网发

4月24日,蒋云在工作之余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新华网发

4月24日,下班之后,蒋云跳绳健身。新华网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武汉武昌区第十届社区亲子读书节启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女性私密健康市场的新星——壹大夫品牌可靠吗?
私密赛道:前景广阔,小白
公募看好权益资产科技方向获共识
泰兴市新街镇开展迎新春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