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深沉而凝重的乡村书写——评李登建散文集《血脉之河的上游》



乡土散文创作如何突破?这是一个问题。散文作家李登建多年来始终匍匐在梁邹平原之上,以敏锐的触角感知故土脉搏,凝眸乡村变迁,开拓出独属于他的文学一隅。李登建的新著《血脉之河的上游》从破译家族生命密码,追问村庄遗传基因,到发掘乡村精神,呼唤民族根脉传承,写出了他对乡村社会独到的发现和思考,向时代交了一份新的乡土答卷。

《血脉之河的上游》一书由《踩不断的乡路》《平原苍茫》《疼痛的旧风景》《高楼背后的他们》《处处是吾乡》五卷组成,共53篇,26万字。全书以梁邹平原为经,以平原上农民的生活为纬,编织了一首变迁之中的村庄史诗。《啊,平原》《平原走笔》《平原的高度》《无言的平原》等篇章细致地描绘了古老、广阔、雄浑的梁邹平原。《千年乡路》《李家祠堂》《大门过道》《庙学校》诸文形象地勾勒了平原上村庄的今昔。从人物形象来看 ,书中有名有姓的人达200多个,上至祖父,下至儿孙,大到村长,小到羊倌儿,生动地刻画了父老乡亲的鲜活群像。在第四卷《高楼背后的他们》中,李登建密切关注着在城市中打工的乡民的劳作和生活。不同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国”,《血脉之河的上游》聚焦父老乡亲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态。

在齐鲁文化浸润中成长的李登建,将他善于思考、批判的思维惯性与厚重的土地伦理、道德理想主义、民本思想相互渗透。两者的结合,既塑造了李登建淳厚、博爱的人格,也铸就了他文学创作厚重的审美底蕴与深层的价值追求。在他看来,如“平原是树的苦难,树是平原的精神”一样,平原是农民的苦难,农民是大地的精神。劳动练就了农民黑铁一样的身体,锻造了农民坚韧的品格,他们从未放下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虽然弱小,但隐忍又不失傲骨——祖父一辈子勤劳,挣钱为小儿子治病;父亲到老都想把自己的房子翻新……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用敏捷、矫健的身手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批评家李一鸣曾说,李登建“以现代意识烛照故土现实,发掘故乡农人的精神内蕴和民族灵魂,追寻现代精神人格的建构,进而开启照亮人类心智的灵光”。在《死胡同》《齐王一夜》《最后的乡贤》,特别是第三卷《疼痛的旧风景》一组散文中,李登建对一些乡村文明的式微现象进行了阐述。可以说《血脉之河的上游》一书至少完成了三重不同层次的精神指向:于家族生命基因而言,祖父是家族血脉之河的上游;于故乡农民的精神面貌而言,梁邹平原是乡人品格血脉之河的上游;于乡土中国的文化之“根”而言,古镇、庙宇、古树、乡贤等是中国民族精神文明血脉之河的上游。传承这些蕴藏在血脉之河上游中的文化之“根”,是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李登建在该书创作谈中写道:“乡村书写中‘关键的关键’,是作者对故土,对父老乡亲必须有深挚的感情。”站在饱经风霜的梁邹平原上,他高喊“我是它的儿子,它是我的根”。他说:“我愿意一辈子在平原上行走……”这种充沛、饱满、丰富的情感,或许正是《血脉之河的上游》一书成功的“关键的关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托福机构对比 哪家优势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女性私密健康市场的新星——壹大夫品牌可靠吗?
私密赛道:前景广阔,小白
公募看好权益资产科技方向获共识
泰兴市新街镇开展迎新春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