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国际学校的家长真实体验
我的孩子从小在体制内公办学校就读,说实话还是大家挤破脑袋想进的“名校”,我们家娃从小非常外向开朗,但是入读一年之后,感觉儿子越来越不自信,脸上的笑容也少了很多,有一天竟然和我说“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笨?”,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了解身边的各种学校,想尽快让儿子离开这个让他否定自己的环境。
走访了一圈杭州民办和国际学校之后,最后选择了人大附中杭州学校(现在改名叫杭州狄邦文理学校),今年是我们在这的第三年,我整体是满意的,特别是看到儿子整个精神面貌有一个蜕变,老母亲还是很欣慰的,觉得这个选择没有错!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问我入读感受怎么样,干脆写一篇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从被否定到被肯定
前面有提到儿子在原先的学校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差,很笨”的孩子,主要是因为在那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老师眼里看到的可能就是个别几个“乖,成绩好”的学生,因为在“只看成绩”的评价体系里,甚至学生之间也会因为老师的评价,会有一种莫名的“阶级”,只和老师喜欢的孩子一起玩。长期如此,孩子在老师那没得到肯定,孩子同伴中也找不到朋友,导致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
过来这里之后,我发现儿子回来经常会说“…老师说我很棒”,每次都是不同原因的,不单单是学习进步!“因为我握笔姿势很好”“因为我帮Daniel推轮椅”“因为我吃饭时候桌子收拾得很干净”“因为我在课上想了一个good idea,it is very creative!”
不得不说这里的老师都太会鼓励孩子了!老师会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像我自己孩子班里,这周老师给的激励是完成IXL(线上平台) 500题有刮刮卡,儿子最近每天中午休息时间都去图书馆做题,回家也会努力刷题,刮刮卡是老师制作的,里面有不同的积分,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老师可以满足一个小心愿去咖啡吧给他们买一块蛋糕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可是极大的鼓励了。
2. 让每个孩子都被看到
刚转学的第一个惊喜就是家长会是一对一的,我记得那时候开学第一场家长会,我就可以和班级导师(低年级是三位老师,可以理解为班主任)交代所有我的担心,老师也耐心仔细地聆听做笔记,当下都要老泪纵横了,想一想之前班级老师连孩子名字都记不太清楚,真的对比太明显了。
另外学校真的有非常多的平台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爱好,每周四天,每天一小时的CCA延展课程,所以每个孩子的课表都不一样。现在儿子是周一上编程,周二合唱团,周三无人机,周四游泳,而且每个学期都可以变化,虽然每天上课很辛苦,但是一天的结尾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都很有干劲,回家都眉飞色舞地和我分享他学到的新事物。
另外学校的作业布置也是分层分类的,例如IXL系统能够根据孩子掌握程度的不同,用大数据系统化和智能推荐题目让他做题。我们班的老师就会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任务给予,也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特性布置差异化的作业。家长也会经常被邀请去学校听课,在课堂上看到老师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worksheet,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3. 孩子的进步
我觉得很多家长对国际学校有点误区,觉得在国际学校只玩不学,但就我自己本身的感受,是有玩,更有学。学部老师教的知识还是很扎实的,老师们都很认真负责,阵容也很强大,目前我们家儿子的数学老师是清华毕业的,语文老师是浙大,学部校长是剑桥大学。学校每周也会发给我们newsletter,可以清楚地知道各个科目的教学进度。
儿子现在越来越敢说英语了,他说在学校感觉什么课都需要说英语,所以这种国际化环境下,他的英文还是提升得很快的。另外我觉得有一个很宝贵的是,我觉得他的学习兴趣被点燃了!也养成了天天阅读的习惯(学校虽然纸本作业不多,但是都有阅读任务),学校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光这一点我就觉得非常值得肯定。
如果你和两年前的我一样,与其纠结内耗,不如作出改变,可以先从了解咨询学校开始,对我来说,参加校园参观对我很有帮助。最后,祝福所有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