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那些课—用“哆啦A梦”的标准要求自己,现在的科学老师不简单!
导语
好的老师永远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教学质量,从而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上海赫德中学部科学老师Sunny Gao就是这么一位与学生充分沉浸于课堂,又深耕于课堂外的老师,他像一个“哆啦A梦”一样,在如今信息如此密集的情况下,依然以高储备的知识量和饱满的教学热情,捕捉着孩子们璀璨的科学闪光点,孕育着一个个“未来科学家”。
A good teacher always measures the quality of their teaching from the student outcomes and then constantly innovates and improves their teaching methods. Sunny Gao, a physics teacher from HDSH Middle School, helps students to be fully immersed in the classroom and deeply involved outside the classroom. He is like the character "Doraemon", with his high reserves of knowledge and enthusiasm for teaching. He captures the bright spots of science in students and nurtures "future scientists".
本文作者:Sunny Gao
科学到底怎么学?科学到底怎么教?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会有许多的逻辑支持,每个人的观点也都不一样。科学教学的探索与科学探究一样,需要所有从教者去探索和改进。进入赫德的三年中,我也一直在问自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我觉得问题的答案也应该让孩子们来阐述。
Q
喜欢科学吗?在科学课中你们最期待什么?
实验。
是的,孩子们的回答中充满了对于实验课程的期待,甚至达到了渴求。
孩子们在实验室第一次接触到了显微镜,通过学习显微镜知识,到观察到细胞喜悦的喜悦;
第一次在实验室学习酒精灯的知识,由模拟如何正确演示操作酒精灯,到如何注意实验室安全;
第一次亲自连一连电路,由串联到并联,到小组讨论用电安全;
↑“电路设计”大赛
→ 静电小实验
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学习人体的细胞模型,由第一次讲到精子细胞、卵子细胞的羞涩,到青春期小组从容在全班分享讲解生命的诞生到如何珍爱生命,如何应对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有序且设计好的实验课程会激发孩子们无穷无尽的兴趣,孩子们的眼中是绽放着光芒的,当大家的分享演讲后持久的掌声中,孩子们的学习是有收获的,我渐渐地开始领悟到了科学到底怎么教?
我们老师或许就是这个激发孩子们科学思考的引路者,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才是真正内驱力。
Q
你们最期待的科学课堂是什么样的?
视频多一点、无聊的知识少一点,小组合作多一点,多一点项目,老师少讲一点……
孩子们的回答总是那么的真实,曾经很多人心目中的课堂更多的是满堂灌、考试刷题、孩子们在这样的状态下渐渐地成了“考试机器”,或者也渐渐失去了那一点点所谓的“兴趣”。
我一直会问自己课堂到底是谁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到底承担什么角色?讲台到底是老师的还是孩子们的?
的确,科学教师需要有“哆啦A梦”的知识储备,在如今电子信息时代背景下,孩子们的信息摄取量也不比大人们少,那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关注和集中到他们自认为已经学好的信息上呢?教师如何才能将他们脑海中可能错误的、片面的信息串起来呢?
课程设计中既要保留那份兴趣,又要让他们学到知识也成了新时代教师日常备课的一部分,科学团队的教研、模拟,从尖锐问题的提出,到大家一起解决讨论,并落地到真实的课堂。大家时刻都会去捕捉着孩子们身上的科学细胞、科学兴趣,我们一直相信他们中就会蕴藏着未来的科学家。
Q
你们希望科学有作业吗?你们希望科学有笔记吗?
不要作业。需要记录科学笔记的同学占三分之二以上。
讲到这里可能孩子们和家长都会会心一笑,是的,作业或许也成了家长们和孩子们的痛点,晚上10点,11点……家长们在刷新着一个个记录和不可能,好多家长也经历了批改作业时的各种心情曲线。什么样的作业是对于孩子们学习最有帮助的,什么样的学习是对于巩固孩子们的知识最有效的?科学笔记有标准吗?当科学兴趣的内驱力具备以后,老师们或许只要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孩子们的笔记记录本应该符合他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科学笔记,我的地盘我做主”。
▲学生课堂笔记
本学期科学课程与语文学科还进行了一次课程融合,语文项目中有一个整本书阅读,当孩子们读到了法布尔的《昆虫笔记》时我看到了孩子们对于“昆虫的理解”,书中讲到的“昆虫”是广义上对于“虫子”的理解,我们科学上正好与之匹配,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系统学习了昆虫并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昆虫笔记”。
▲学生的“昆虫”笔记
Q
你们期待什么样的科学项目?
有趣的,好玩的,但是又能学到科学知识的。
本学期的科学周的项目应运而生,从孩子们的课堂开始,实验的推进,笔记的记录,小型话题的个体预演与迭代,到最终的小组成型的展示……如何确保孩子们高效而有序,热情与兴趣,中间的每一个细节科学团队付出了太多的前期准备,但是最终看到孩子们完美绽放的那一刻,老师们的辛苦真的不算什么了。
或许老师们已经开始捕捉着孩子们的又一个科学闪光点了,或许一个新的项目已经在脑海中渐渐的产生了。
八年级B班Andy 关于“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的讲解,从今年暑期的夏令营第一次的见面的腼腆男生到今天的生物的兴趣的从容淡定,Steven的两大循环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与Jerry的第一次见面到他们小组成员的互助与最终的全英演讲。
Leo的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帮助其他小组模拟人体的器官时的持久站立,从平时与我的互动交流、查阅资料、理解后的演示,我相信他能体会到生命科学的魅力。
八年级A班Velar Gu大话版“三大营养物质经历消化系统”让我看到了他六七年级学习科学的兴趣到现在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让在场的所有老师无不赞赏。
小组中的另一位成员 Leo Yang曾经在科学课堂关于“消化液消化酶”的课堂八分钟讲解后全班持久不息的掌声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小组的三剑客之一的 Jason Luo在曾经的新生宣讲会时的“科学部分--新冠病毒”的讲解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2020年的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病毒的基因改造与变异,基因编辑技术的利与弊的辩论,从课堂辩论到现场互动,大家都相信人类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大家也坚信学好科学对于改变未来的可能,这颗小小“科学种子”已经开始渐渐萌发。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选择作为一名教师可能是很多人从小的梦想,但是当老师从教第一天开始可能这辈子打交道最多的也就是孩子。当年老师一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让我义无反顾投身于生命科学这个领域并教学至今。
如何让孩子们保持这份激情,或许作为教学者首先得有这份激情。在如何界定教师是“职业”还是“事业”时每个人心中都是不一样的;同样,对于什么是教育?如何理解“教”与“育”或许也是辩证的;以及对于“鼓励教学”的界定每位从教者的理解可能也都不一样。
或许是在兴趣的前提下,我们为孩子提供助力,我们不断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共情与肯定后的持续跟进……很多年以后,这帮孩子可能也在从事着与自己一样的事业,一样教书育人,一样讲着一群孩子们的“故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