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师”让口腔医学教学更智慧
“AI导师”让口腔医学教学更智慧
“请张大嘴巴,头再向左倾斜一点……”这是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张柯佳第一次上临床,但是她丝毫没有紧张。
随着尖锐的马达转动声响起,张柯佳开始为患者打磨龋齿。她的每一步操作都被聚光灯下的高清摄像头尽收眼底,数据流顺着网线汇入后台的“AI大脑”,进行储存分析,相关提示信息也会实时显示在牙椅旁的屏幕上。
9月初,记者走进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门诊,该院院长严斌教授向记者介绍起本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智能牙椅口腔云诊疗平台。它可以实现采集生成患者口腔三维模型、口腔疾病智能辅助诊断、治疗方案智能推荐等功能,配合其他人工智能教学设备,共同打造出一个覆盖口腔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全过程的“AI导师”。
具有多重教学优势
去医院看牙病是很多人惧怕的事情。除了疼痛让人心生畏惧,还有许多人对诊治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握相关信息而感到紧张。
严斌告诉记者,过去由于信息化手段不足而产生的病患纠纷并不少见。他作为导师也无法做到实时监督每一位学生的操作符合相关规范。“患者的嘴只能张那么大,其他人不可能近距离看清楚口腔操作情况。”严斌说。
为此,该院打造出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的新型智能牙椅口腔云诊疗平台,实现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跃升,不仅打破了医患之间的信息屏障,也让口腔治疗变得更加规范、智慧。
“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临床教学方式。”严斌说,过去口腔医学生实习时,导师不能手把手地教,学生也不能一招一式地学,第一次进入临床实践的学生都非常紧张。
现在,该医院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全面感知性、可靠传递性、智能处理性等优势,融合云平台、5G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牙椅作为可接入的智能终端,使诊疗设备具有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等功能,以及自动化控制与监测、数据采集与共享、远程医疗与教学等优势。
严斌说,借助压力传感、激光扫描等辅助设施,他们研发的平台还能构建出患者的口腔三维模型,呈现口内实景,并且让数据“开口说话”,实现大数据支撑的AI预览、智能导航、术后追踪。
打造数字化教学方式
记者走进南京医科大学五台校区的口腔医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看到,160多个仿真头模整整齐齐“端坐”在2间教室里,气氛肃穆。
严斌告诉记者,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口腔医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最前端,巨大的电子触摸屏替代了传统黑板,三尺讲台也变成了数字化教学控制台。每一个学生座位都配备了仿真头模和牙科操作设备。
南京医科大学五台校区口腔医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教师褚凤清每天都要为学生传授口腔操作规范动作要领。“每一堂课都会使用不同的牙齿模型放入头模口腔。我们在教师位的头模上进行拔牙、打磨等操作时,学生能通过摄像头和平板电脑看清楚导师的操作,反过来我们也能随时调取任意一个学生的操作视频。”褚凤清说,虽然一个班有几十位同学,但是数字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规范、专业的口腔治疗操作手法。
在仿真头模实验中心旁边,还设有一间模拟诊室和一间模拟手术室。它们完全根据真实的临床环境开发建设。其中的口腔虚拟现实培训系统集成了裸眼3D和力反馈等前沿技术,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在此进行虚拟教学。他们将面对不同的“虚拟病患”,完成从问诊、检查、口腔操作治疗到开药、护理的全流程口腔医疗服务。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