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具未来感的图书馆
今天,得益于新兴技术和开创性设计,图书馆再不仅仅是曾经那个安静的藏书圣地——先进的图书检索技术使得图书馆能够腾出更多空间,营造充满艺术气息的公共空间,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成为城市重要的“会客厅”。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对美国图书馆到访率的分析,千禧一代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更多地使用图书馆。虽然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才是“图书馆的黄金时代”,但以下这些充满未来感的设计和项目表明,图书馆的复兴已在悄然推进。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芬兰以其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而闻名,但这座图书馆的设计师却颠覆了传统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规划便是让阅读空间和书架“屈尊”于这座建筑的顶层,另外两层空间则与室外的广场相融合。这是专为公众在城市中心闲逛而设计的空间,设计者们试图打造一个可供思想交流的“市民客厅”。由于图书馆只有三分之一的空间用于书籍的摆放,设计者们采用了诸如“书籍分类机器人”等先进的分发系统,让图书馆内的340万册书籍可供使用。
卡塔尔国家图书馆
卡塔尔国家图书馆最令人惊叹的元素之一,莫过于被设计为考古发掘现场的遗产图书馆。深达6米的玻璃橱窗里收藏了最具价值也最昂贵的书籍、手稿和历史照片,这些历史档案诉说着卡塔尔、阿拉伯半岛的历史和伊斯兰文明,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联系。遗产图书馆的一切都是数字化的,公众或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注册图书馆会员访问阅览室的整个馆藏。
奥斯汀中央图书馆
耗资1.2亿美元的奥斯汀中央图书馆因其可持续的资源利用设计而备受关注。为了应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干旱,设计师们“就地取材”,通过现场已经存在的混凝土拱顶搭建了容量为373000加仑的雨水收集系统。位于主楼顶部和屋顶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花园可为大约三分之一的建筑物供电。该太阳能系统由三个阵列组成,共有567个太阳能电池板,总功率为182kW-dc,这相当于21户奥斯汀住宅每年的消耗量。
柏林自由大学语文学图书馆
柏林自由大学的语文学图书馆因其酷似颅骨的外观被称为“柏林大脑”,更因其智能化的生态结构而备受赞誉。英国建筑师Norman Foster数年来都在研究建筑如何能够采用主动和被动技术提高能效。这栋建筑被设计成一个能够自然通风的气泡状外观。外壳采用铝和玻璃面板,可调节内部温度;呈几何形状的支撑钢架将内层和外层分开;覆盖其上的半透明内膜被用来过滤阳光,让适量的光线透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学习环境。
斯科茨代尔公共图书馆
天津滨海图书馆
天津滨海新区的这个图书馆被誉为“滨海之眼”,其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中庭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灵感打造的书山造型。从地板到墙面,再到天花板,中庭被梯田状的落地书架完全包裹,似乎可以容纳无穷无尽的书籍,并且形成了书架、座椅、台阶三种功能,最窄的用来走路,稍宽的用来站立或停留,最宽的可以坐下来阅读。“滨海之眼”的“眼球”是一个科技感十足的球形多功能厅,配置有环绕立体声和数字放映功能。这座建筑在社交媒体上的火爆程度,已经使其成为天津一大热门“打卡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