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春晖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化身社区“地质大师”
“老师,这个岩石上为什么这么多孔隙?”“像这种岩石都是学生暑期实习翻山越岭采集来的,瞧,旁边的地质模型也是我们亲手制作的,实物化的教学方式让科普更直观、形象。”每到寒假,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组成的春晖志愿服务队便会成立“地质小队”来到学校周边的社区、乡村,利用每天一节两小时的课,为孩子们普及地质知识。他们也被亲切地称为“地质大师”。
每节课上,志愿队成员都会设置一个趣味挑战赛,从初学时认识岩石的名字,到区别不同岩石的性质、外观、特点等,通过由浅入深的难度设计,让学生每次完成任务后,能收获满满的自信与成就感。
让这群大学生志愿者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孩子一开始见到这些大学生老师都是低头站在那,如今都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许多学生还会提前来教室,一边和我抢着摆放这些岩石,一边跟我分享今天的趣事。”志愿者孝睿杰的语气中满是自豪。一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小朋,自从2024年暑假接触这些“石头”后,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最近几次的岩石课堂小知识比拼赛上,小朋总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最佳地质小能手’称号。”
此外,为了把“地球故事”讲好,让中小学生喜欢听、能听懂,春晖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调研,依托学校双一流学科优势,自主设计了《地球奥秘》《蓝色海洋》《灾害避险》等读本,动手制作地质模型、录制视频。这群学生志愿者还探索线上科普的新模式,运用VR等前沿的科技手段和展示设备,打造出线上实景地质科普展览馆。
2011年至今,这一青年志愿者团队,累计年开展地学科普活动近60次,年均接待青少年1100余名,年均志愿服务时长500余小时。志愿者团队打造的地学科普项目作为全国22个大学生推优项目之一成功入选《科技志愿服务典型案例选编2022》,同时也助力团队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山东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春晖人从不是‘流水的兵’,一代代志愿者把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与时俱进作为十多年来科普道路上的青春注脚,为书写好新时代地学科普的青春答卷贡献出了智慧和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构建更有效的地学科普发展体系,打造‘互联网+科普+地学’的模式,在新渠道、新受众、新形式的科普传播中探索更加贴近青年学生的地学科普途径,让地学科普‘破圈’全面进行时。”春晖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姜永昶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