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使命担当与实践创新
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包括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在内的教育体系,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工程与关键举措。2023年12月,由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成功召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围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教师的使命担当与实践创新,与会人员重点对理论建设,大中小学校课程与教学、制度与管理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理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化常态化的前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常态化开展离不开理论建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定位和价值功能的分析,影响着其实践路径的探索及教育资源的开发。
系统把握和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要义、价值功能和实践要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立鹏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意义、含义和主要内容,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能够切实推进全学段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开展。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海路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个方面赋予了民族教育新的内涵,并在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赋予了民族教育新的功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学男基于民族地区的实地调研,提出要落实政策发展、理论初探、实践普及三重进路,从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概念,离不开学校主阵地和个体的参与与互相联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苏尚锋探讨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个体视角及其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然是一种确立并尊重主体性的教育,是在增进民族团结、加速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保护和丰富学生个体个性的过程。同时,良好的家校关系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英语系党支部书记贾秦基于对本校西藏班家校共育现状与问题的调研,提出了开设家长课堂、开展深度家访、延伸教师身份角色、弥补学生情感空间和稳妥引入社会资源等增强家校共育合力的策略。
教育资源是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丰富研究、深化实践。其中,文化资源开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尔伙针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能力不足的现状,指出需要构建外部支持和内部更新的文化资源协同开发机制,外部支持即提供政策、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支持,内部更新是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等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时俱进。另外,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学理性、适切性也是民族院校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
课程与教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功能发挥的基础
学校作为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发挥课程的思政功能和引领作用,对塑造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高等院校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应重深度。西北政法大学教师王烨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指出了课程教学模式还应重视体系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其中教师教学模式创新能力提升是重要途径之一。在高等院校中,地方民族高等院校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中坚力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钟志勇团队研究发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民族院校通识课程中占比较大、类别多样,存在课程占比失衡、班额偏大、实施形式参差等问题,应该注重从目标契合、内容契合与模式契合三个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民族院校通识课程。四川民族学院教授陈光军根据实证调研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民族高校思政课程的结合度较低,建议精准讲授、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健全融入保障机制等。
在中小学阶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刘亚琼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的方法,建议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教学活动出发,推动学生在认同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教师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定位的关键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生活教育视角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大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是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群体生活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体的小共同体生活与大共同体生活之间的连续性问题。这是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郑富兴研究的重点。这也反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瞄准“生活化实践”,分析对象特点,特别是要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的理解及探索。
教师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力量。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达万吉团队认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背景下,教师从知识传递者的身份转变为多民族文化共生视域下的文化实践者,呼吁教师确认并自觉承担起文化使命。教师素养提升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验深入开展的关键。对此,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英语系教研室主任关海霞认为,可以通过数字化应用的引入、教学评估反馈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莉则提出对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量化,还需要充分考虑民族或地区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性、教师情感态度的内隐性与生长发展性、教师生存环境等因素。这些研究为理解和深化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参考。
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不仅是接受者,更是积极的实践者和传承者。新疆师范大学学生王媛、苏热娅·苏比、买志星认为各民族学生在课堂内外活动中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互动,正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向完整的过程,应受到重视和充分利用。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唐婼灵认为,中小学研学旅行可以构建富有意义的社会空间教育、深化空间感知和丰富空间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这些学生视角的研究为学校有效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也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指导。
制度与管理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长效保障
鉴于民族地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承担的维护地区团结与稳定的任务更重,民族地区教育管理更需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教育局干部侯进仁和杨兴勇展示了藏族学生入学人数和学业成绩的积极变化,并分析了其中折射的国家投入、家长教育观念变化、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认为这些因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教育教学的基础。有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基础,针对各地教育如何自主发展的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教育局干部刘小丽表示,当地主要从教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服务、师生综合素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用形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等多个方面来系统开展教育工作。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教育体育局干部郭美香结合腾冲的边陲位置和傈僳族的戍边历史,认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应该灵活利用身边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委副书记焦涛总结了松潘县作为高原民族地区,当地学校重视任课教师队伍培养和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经验,以及与外省市开展名师送教、访问研学等协作经验,为在民族地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多元化思路。
学校层面的制度与管理探索主要聚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堂与活动实践。四川省双流中学教师雷涛交流了学校在制度建设、课程与活动设置、关怀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鲜活经验。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民族分校校长郭锋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从教育价值观、办学环境、校园文化、课程内涵、教育活动和师生品质等多个方面加强整体建设。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副校长卢艺立足粤港澳地区的特殊区情,阐述了该校对广东、新疆、西藏、香港、澳门五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易进指出,未来中小学在学科教学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亟待在基础理论、教科书内容的教学呈现形式及效果、典型案例的书写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更注重特有校情、学情下的教育模式探索。其中,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院长刘森表示,学院已经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两翼”的集思政课堂、专业课堂、经典课堂、幸福课堂和卓越课堂于一体的“一体两翼五课同修”教育体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党委书记邱成国结合新疆的区情和战略地位,分析了学校教育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区域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吸引人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性及经验做法。而在宏观层面的制度和管理方面,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万明钢提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还应从“优惠政策”向“差别化支持政策”转变,保证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在此次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术研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意义重大。结合大会对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观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杜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范围广泛,贯穿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以及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等多个环节,呈现出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特征。基于此,全国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有望更加明确未来探索的重要命题和方向,这样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政策、科研和实践层面联动,共同探索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发展路径和空间。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2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