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张海兰:构建“四强”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今日,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夯实强国建设人才之基”为主题的人民网2023大学校长论坛在辽宁沈阳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海兰出席圆桌论坛并发言。

张海兰:构建“四强”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海兰出席圆桌论坛并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校,如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对此,张海兰介绍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了“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四强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强情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坚持以文化人,把弘扬“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工作相互浸润、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形成了“思政课讲出专业情,专业课讲出思政味”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特色模式。

二是“强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7年成立北航学院,下设7个书院,配有大类责任教授、学业总导师,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构建大一“基础+通识+专业启蒙”的大类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建立起10个大类核心课程群,强化培养学生数理、人文基础。

三是“强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入开展社会课堂、课外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培养知行合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四是“强融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2021年开始实施由“科研导师、实验室开放日、微课题”三位一体构成的科研课堂“TOP”计划,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作为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高校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张海兰认为,这需要有好的土壤和完善的制度机制。善于用好行业和社会的优质资源,探索校企联合育人、校校联合育人、中外联合育人等,优势互补,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环境。

“面向未来,北航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张海兰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报名时间10月8日截止2023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选树-工业软
下一篇:返回列表
女性私密健康市场的新星——壹大夫品牌可靠吗?
私密赛道:前景广阔,小白
公募看好权益资产科技方向获共识
泰兴市新街镇开展迎新春主题活动